参加广交会就像一场马拉松,而展后跟进则是冲向终点的最后冲刺。能否抓住这些潜在客户,关键在于展会后“黄金72小时”至两周内的跟进动作。
📁 第一部分:跟进前的准备工作 — 打好地基
在开始联系客户之前,千万不要急着发邮件。准备工作做得好,跟进效率会翻倍。
1. 客户分类与标签化(最重要的一步!)
将你在展会上收集到的所有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。
🔥 A类(Hot Lead – 热门客户):
- 特征: 深入交流,明确需求/规格/价格/采购时间;当场下了样品单;是决策者。
- 跟进优先级:最高。需要第一时间、重点跟进。
🌟 B类(Warm Lead – 温性客户):
- 特征: 浓厚兴趣,询问详细参数和价格;需要回国后讨论/比较。
- 跟进优先级:高。潜在订单的主要来源,需要系统性地培育和推动。
💧 C类(Cool Lead – 冷性客户):
- 特征: 只是路过拿了目录,交流不深,需求不明确。
- 跟进优先级:中。进行广撒网式的标准化跟进,纳入长期培育名单。
❌ D类(无效客户):
- 特征: 信息不全、明显不相关。
- 处理方式: 暂时忽略,或发送一封简单的感谢信即可。
小技巧: 在客户管理系统(或Excel表格)中为每个客户打上标签,如“广交会A类-灯具-美国”,方便后续筛选和管理。
2. 材料准备
- 产品目录/电子档手册
- 针对性的报价单
- 公司介绍、工厂照片、认证证书
- 准备好的样品
💼 第二部分:跟进实战步骤 — 一套组合拳
核心原则: 个性化、有价值、持续不断。
➡ 第一步:黄金72小时 — 首轮跟进(奠定印象)
展会结束后3天内,必须发出第一封联系邮件。目的:唤醒记忆,建立专业形象。
- 邮件标题: 至关重要! 要能让客户一眼认出你。
- 顶级范例: `Thanks for your interest in our [Product Name] at Canton Fair Booth [你的展位号]`
- 邮件正文: 简洁明了!
- 唤醒记忆: 提及你们谈到的具体产品或话题。
- 附件价值: 明确告知附件内容(目录和报价)。
- 清晰行动指令: `Please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.`
- 同时进行: LinkedIn联系、WhatsApp/微信简单问候。
➡ 第二步:3-7天后 — 第二轮跟进(加深价值)
目标:提供新价值,再次引起他的兴趣。
- 分享一篇行业文章或公司新闻。
- 分享一个成功案例或视频。
- 邀请参观线上工厂/产品展示。
- 针对性地询问报价单情况。
➡ 第三步:7-14天后 — 电话/样品推动
- 电话沟通: 适用于A类和部分B类客户。
- 目的: 获取真实反馈,确认未回复原因。
- 样品推动: 主动提出寄送样品。样品是推动订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
➡ 第四步:长期培育(永不放弃)
对于C类和未回复的B类客户,纳入你的邮件营销名单(Newsletter)。
- 内容: 新产品、公司获奖、行业资讯、促销活动。
- 目的: 让你的公司始终出现在客户视线里。
🏆 第三部分:进阶技巧与常见误区
✅ 进阶技巧:
- 1. 照片的力量: 在第一封邮件中附上合影,效果惊人。
- 2. 利用CRM工具: 设置提醒,跟踪邮件打开率/点击率。
- 3. 个性化视频消息: 录制30秒短视频,诚意度和穿透力极强。
❌ 常见误区(千万不要做!):
- 1. 群发邮件,毫无个性: 开头是“Dear Sir/Madam”。
- 2. 附件过大或格式混乱: 使用PDF格式,文件命名清晰。
- 3. 过于激进,急于求成: 第一封邮件就问“When will you place the order?”。
- 4. 半途而废: 80%的销售需要5次以上的跟进才能成交。
- 5. 不记录跟进历史: 每次联系后,一定要在系统中记录。
🕑 总结:一张清晰的跟进时间表
| 时间节点 | 核心目标 | 主要动作 | 关键技巧 |
|---|---|---|---|
| 展后24-72小时 | 唤醒记忆,建立联系 | 发送第一封个性化感谢信+资料 | 邮件标题带产品和展位号,提及具体谈话内容 |
| 第3-7天 | 提供价值,再次触达 | 发送行业资讯、案例、视频等 | 避免单纯追问“收到邮件没?”,要提供新内容 |
| 第7-14天 | 电话沟通,推动决策 | 对重点客户进行电话跟进 | 准备好谈话要点,目的明确,语气友好 |
| 第14天以后 | 样品推动,长期培育 | 安排寄样,将未成交客户纳入通讯名单 | 样品是试金石;Newsletter是“温水煮青蛙” |
记住: 广交会只是为你打开了机会的大门,真正的功夫在展后。一套专业、系统、持之以恒的跟进策略,是你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、最终赢得订单的制胜法宝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