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件是“防守”,而电话是“进攻”。
邮件确保信息传递,电话则能创造奇迹。
那么,究竟在什么情况下,你应该果断删掉那封写了又改的邮件,毫不犹豫地拨通客户的电话?以下是8个最关键的信号和场景。
一、 核心原则:为什么电话无可替代?
在具体分析场景前,首先要明白电话的三大核心优势:
1. 即时性与穿透力:邮件可能会被淹没、被忽略、被归为垃圾邮件。而电话铃声是一种无法轻易被忽视的“物理干扰”,能直接穿透收件箱的噪音,确保你的信息被“听到”。
2. 情感与信任建立:邮件是冰冷的文字,电话却充满温度。你的语气、语调、热情和专业性能通过声音直接传递,这是建立信任和融洽关系的最快方式。一次好的电话沟通,抵得上10封邮件。
3. 高效澄清与互动:邮件来往一来一回可能就是一整天。而电话可以在5分钟内解决邮件需要5天才能搞清楚的复杂问题,通过即时问答,避免误解。
理解了这三点,我们来看具体场景。
二、 8种你必须立刻拿起电话的情况
情况1:收到“询盘”后的黄金1小时内
这是最重要的时刻,没有之一。
- • 场景:客户通过网站、B2B平台发来询盘,询问具体产品价格和详情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抢占先机:99%的竞争对手都在回邮件。你一个电话打过去,你就是那1%,印象分直接拉满。客户会瞬间记住你:“哦!这家公司效率真高!”
- 深度挖掘需求:邮件里客户通常问得比较笼统。一个电话可以让你问出关键问题:“您具体用在哪个项目上?”“您需要什么认证?”“您的目标价是多少?”“什么时候需要这批货?”。这些信息能帮你提供更精准的报价和方案。
- 初步建立关系:说一句“Hello, this is [Your Name] from [Your Company], I just received your inquiry and want to make sure I understand everything correctly to give you the best offer.” 专业又贴心。
情况2:报价发出后2-3天仍无回复时
不要干等!这是最常见的“跟丢客户”的节点。
- • 场景:你给潜在客户发了详细的报价单和资料,但石沉大海,已读不回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确认接收:首先确认他是否收到了报价,排除技术问题。
- 获取直接反馈:邮件里他可能懒得回复,但电话里很难拒绝。你可以直接问:“I‘m following up on my quotation sent on Monday. I was wondering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, or if there are any concerns about the price/specifications?” 他可能会告诉你:“Sorry, the price is a bit higher than our budget.”(太好了!终于知道问题所在了!)或者 “I’m still waiting for my boss’s decision.”(好的,我知道进度了)。
- 体现专业和主动:显示你对这个项目很重视,而不是群发报价后就听天由命。
情况3:谈判陷入僵局时
当邮件来往陷入“拉锯战”,效率极低时。
- • 场景:双方就价格、付款方式、交货期等来回争论,邮件越写越长,情绪越来越差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打破僵局:文字容易显得生硬,产生误解。一个电话可以缓和气氛。你可以用声音表达你的诚意和困难:“xxxx, I completely understand your position. Let me explain our situation…” 很多在邮件里谈不拢的事情,电话里几句真诚的沟通就能解决。
- 实时协商:你可以当场提出新方案,对方也能立即回应,就像面对面谈判一样。比如,“If you can increase the order quantity by 10%, I can try my best to get you a 3% discount. How does that sound?”
情况4:客户流露出疑问、不满或犹豫时
客户的问题就是你的机会。
- • 场景:客户回复邮件,提出了好几个复杂的技术问题;或者对某个细节表示不满和担忧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极致服务:用电话解答复杂技术问题,比写长篇大论的邮件清晰得多。你可以画图、打比方、一步步引导,确保客户完全听懂。
- 危机公关:如果客户不满,电话是平息怒火、展现解决问题诚意的唯一选择。邮件只会让负面情绪发酵。立刻打电话道歉、倾听、并提出解决方案:“I’m so sorry to hear that. Please let me explain and solve this for you right now.”
情况5:重要决策前的“临门一脚”
推动客户做出最终决定。
- • 场景:沟通了很长时间,客户表示“I need to think about it” or “I’ll discuss with my team”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消除最后顾虑:客户可能还有最后一个不好意思问的小问题。一个电话可以给他一个开口的机会。“Hi xxx, just wanted to check in before you make the final decision. 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provide to help you or your team?”
- 创造紧迫感:你可以巧妙地透露一些信息,比如“I just want to let you know that our production schedule is getting full soon due to high season.” 这比邮件更有说服力。
情况6:处理非常复杂或紧急的事务时
有些事情永远不适合用邮件处理。
- • 场景:订单生产中出现突发问题(如材料延迟、发现瑕疵);物流出现重大延误(如船期取消、清关遇阻)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负起责任: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客户,是专业和负责的表现。主动解释情况、道歉并提供备选方案,能最大程度获得客户谅解。如果等客户自己发现再来质问,你将完全失去信任。
- 快速决策:紧急事务需要双方立即沟通方案,邮件太慢了。
情况7:与老客户培养深度关系时
不要只在要订单时才出现。
- • 场景:节假日、客户公司的周年庆、或者只是很久没联系之后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超越生意:一通问候的电话,聊聊近况,聊聊市场,完全不提订单,反而能极大地增强客户黏性。让客户感觉你是一个真正的合作伙伴,而不只是一个遥远的供应商。
- 获取宝贵信息:放松的聊天中,你可能会得知他们未来的计划、新项目,甚至竞争对手的信息。
情况8:重要邮件被反复忽略时
当你觉得对方可能是在刻意回避时。
- • 场景:你给关键决策人发了多次邮件,均无回复。你怀疑邮件是否到了正确的人手里,或者对方是否已读不回。
- • 你为什么该打电话:
- 确认联系人:电话可以帮你确认联系人的职位是否正确、是否还在职、或者是否需要转接给其他负责人。
- 得到明确答案:即使对方拒绝,你也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“No, thanks”,这远比无尽的等待要好,让你可以及时止损,把精力转向其他客户。
三、 打电话前的准备和通话技巧
- 1. 打好腹稿:想好要说的要点(1. 我是谁 2. 为什么打电话 3. 我想问什么/提供什么 4. 下一步是什么),但不要照念稿子。
- 2. 选择好时间:查一下客户的时区,一般在工作日的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是比较安全的选择。避免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。
- 3. 开场白要清晰:“Hi, is that [Client‘s Name]? This is [Your Name] calling from [Your Company] in China. Is it a convenient time to talk for 5 minutes?” (尊重对方的时间)
- 4. 保持微笑和积极语调:你的微笑对方是能“听”见的。
- 5. 核心是“倾听”:打电话不是为了你自言自语,是为了获取信息。80%的时间应该让客户说,你引导。
- 6. 明确下一步:挂电话前一定要总结:“So, as we discussed, I will send you the revised offer by today. Please expect it in your inbox in 2 hours.” 然后一定要做到!
总结
记住一个简单的法则:每当你的邮件是为了解决一个复杂问题、推动一个停滞进程、或表达一种强烈情感(如感谢、歉意、 urgency)时,电话几乎总是更好的选择。不要把电话想象成一种打扰,把它看作是提供高价值、个性化服务的工具。
所以,下次当你手指放在键盘上,犹豫着怎么写下一封邮件时,先停下来问自己一句:
“现在打一个电话,会不会是更好、更快的选择?”